中荷中学生交换越办越红火

专营中荷中学生交换的阿姆斯特丹Jialei&Co(嘉蕾)公司越办越红火:仅在2013年就会有五批学生互访。这在2012年时只有一批。

“我们当然为这一成功感到非常高兴,”公司创办人之一卢嘉(Rosanne Severs)说:“去年公司刚刚成立时,只有由来自Kandinsky College和Anna van Rijn 的十五人参加的一批学生去了北京。”

“那时,我们希望在2013年能有更多的荷兰学校愿意与我们合作,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报名。”

愿意参与
在交换计划刚刚启动时,Kandinsky College和Anna van Rijn两所中学都持有积极态度,但据另一位创始人蕾蕾(Nelleke Bos)称,其它荷兰中学最初却不太热衷,“这让我们有点失望”。

“而从中国传出的第一反应却是非常积极的。许多中国人都很高兴到荷兰来。在东方,荷兰被看作是富有创业精神的国家。尽管国家小,但荷兰人在他们眼里却愿意学习多国语言,我们的教育系统也因此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双语教育。”

参加第一批交换的学生的家长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组织了一个‘父母信息会’。那天晚上父母可以提问,还真的提出了不少有趣的问题,”卢嘉回忆说:“比如一个妈妈问该给中国孩子做什么饭吃。为保险起见,她囤积了大量的方便面。”

中文课
而今,其它几所荷兰学校也改变了主意。今年第一批十五名荷兰中学生将于四月份前往中国,他们将寄宿于中国交换伙伴的家中,并在上海附近的一所学校上课十天。

在华期间,这些荷兰学生将进行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上中文课、学习书法和太极拳以及访问荷兰驻北京大使馆。今年晚些时候,还会有中国学生到荷兰来了解荷兰文化。

跨文化技能
“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参与者的跨文化技能”,蕾蕾解释说:“荷兰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把知识放在次要地位,中国则截然相反。”

“我们希望两个系统之间最终能达到某种平衡,就是说,让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学生得以用很好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因此,我们特意选择了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一个热门话题,也非常适合学生之间的互动。”

此外,卢嘉表示还希望增进荷中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通过交换,我们希望两个群体之间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荷兰人在中午十二点吃面包,而中国人会将自己的祖父母接到自家来住。”

亮点
第一次交换结束后,大家的反应非常积极。蕾蕾说:“交换结束后我们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对学生加以追踪关注。参加者认为,此行既另人震撼,又极为特殊。一个学生甚至在她的页面上写道,中国之行是她2012年生活中的亮点。”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