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个什么玩意?

新学期开始,又一批学生走进大学。与笔者十年前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相比,现在的大学楼更高、园子更大。记得数夜前参加学术会议,一学者戏称希望研究”大学学”,当时以为笑谈。但现在想来,确实应当弄清楚大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宿亮(政见网)

美国学者、哈佛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前主任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的著作《大学的兴起》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大学的”前世今生”。

哈斯金斯认定,没有人”发明”了大学。牛津大学与英国国王阿尔弗烈德没有关系,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也不能吹嘘自己建立了博洛尼亚大学,查理曼大帝也和巴黎大学的建立没有半毛钱关系。不是先有了大学才有教师与学生,而恰恰相反,有了教师和学生的聚集,才自然而然产生了大学。

最初的大学并没有什么辉煌的建筑,或是堂而皇之的学位授予仪式。大学所拥有的无非是一套按照需要制定的制度和它所服务的人。

这个世界上最初有两种大学,一种叫做学生大学;另一种叫做教师大学。

所谓学生大学,指的是在某地求学的学生随着人数的增多,逐步产生了保护自己权益的需要。这些学生们组成了行会性质的组织,与那些出租给他们房子的市民作斗争,要求”包租婆”们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之后,他们与教师作斗争,要求教师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学生大学的整套规定对教师上课、下课,甚至讲课的方法都有了明确的要求。由学生制定的严密规章决定教师能够给予与学费相当的授课。

所谓教师大学,是与学生行会相对而言,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组成的行会性质的组织。这些教师聚在一起,为的是保证”教师队伍”具备行业竞争力。他们制定一系列资格条件,以考试决定新人能否加入教师行列。这种类似的许可证考试实质上就是最早形式的学位。许多学生结束学业后会参加这个考试,获得教师资格,但并不一定愿意做教师,这样慢慢演化出现在的学位考试和论文。

当年接受过苏格拉底教诲的学生肯定不会想到搞一纸证书,而钱钟书笔下不学无术的方鸿渐却愿意花钱去买美国”野鸡大学”的假文凭。就大学本身而言,学位就是个能力的证明,而非横行社会的”万灵丹”,自古如此。

最初的大学,学生发言权高的就成了学生大学,比如意大利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教师发言权高的就成了教师大学,比如巴黎大学。

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它本身是教育市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存在,大学要履行自己一系列的职能。比如要求教师”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学位申请人、为学生提供准确廉价的教材、赋予教师充分学术自由等等。

眼下,许多中国人向往欧洲、美国的高等学府,幻想抱着书在剑桥叹息桥流连、在哈佛Sever Hall红砖房子里学习上初级语言课程等等,但殊不知,大学的魅力并不在这些标志性的建筑,而是蕴含在创立的制度中,蕴含在学生与教师最初的简单敬业关系里。

中国大学在学习西方大学,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然而,仅仅是“大师、大楼、大气”并不能涵盖西方大学制度最为精华的部分;而行政性的大学管理方式激起的种种弊端也不是大学这种东西出现时的本质特征。看来真应该有人像哈斯金斯一样,研究”大学学”,弄清楚大学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政见网,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政见网
政见网

“政见”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