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不想回中国

20年前,出国留学几乎是在国外工作、定居的同义词;2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海归”的人数有所上升。荷兰作为欧洲热门留学国家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不少中国学子前来求学。但谈及未来的发展,荷兰在线采访的几位留学生表示,如果签证允许,回中国发展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学成不归来?
荷兰凭借着优质的学术环境和广泛的英文授课课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据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NUFFIC)的介绍,自2009年起,赴荷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了60%。而中国留学生也成为继德国之后,在荷兰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荷兰在线采访了几位在荷兰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在签证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过多对回中国的期待。

被“拼爹”吓退了
海丽正在等待高技术移民(Kennis Migrant)签证,如果一切顺利,她会继续留在荷兰工作。

海丽已经到荷兰3年,从留学生到“一年内找工作计划”(Zoekjaar)再到高技术移民(KM),这是很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荷兰的传统道路。海丽暂时没有打算永久留下,主要原因是亲人都在国内。但短期内,海丽还是愿意争取留下来,因为她喜欢荷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

“我不想回国后,一切从零开始”,她说。海丽考虑过回国就业,但让她却步的是中国的工作大环境:“中国现在什么都有,但是贫富差距太大。社会上权力和特权泛滥,没有背景,回国一切都回到了零点,这是个‘拼爹’的时代”。

包容是荷兰最吸引海丽的地方,她觉得荷兰生活环境好,讲求人人平等,不会觉得总要挣扎在中国的层层等级圈之中。“国内的人际关系太复杂,社会上人与人的交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海丽感慨说,“在这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简单些”。

来了就没打算回去
亚琪2005年从中国到荷兰读书。问及选择荷兰的原因,亚琪说,自己的父母曾经来过荷兰,很喜欢荷兰的环境和人文气息,加上自己的亲戚在荷兰,最终决定来荷兰读书。

亚琪非常坚定地想要留在荷兰:“我到荷兰的那一刻就决定,无论如何,我都会留在荷兰,不会再回去”。大二的时候,亚琪开始在一家合资公司实习,毕业后公司帮她申请了KM,她就以高技术移民的身份留了下来。去年,亚琪申请加入了荷兰国籍,目前已正式拿到荷兰国籍。

亚琪不愿意回国的原因很多:“我家在小城市,没有什么太大发展,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太排外,没有关系、不认识人,压力大还不一定有好发展”。而提到荷兰,亚琪认为荷兰是一个很简单的国家:“这是个自由的国家,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梦想肯努力,就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亚琪的父母依然在国内,获得荷兰国籍后,她今后回中国看父母就需要办理签证。但亚琪觉得值得,她的父母也支持她:“中国的问题太多,食品安全、言论自由,我父母都希望我留在这里”。

我已经嫁了荷兰老公
赛琳因申请金融方向的本硕连读项目,于2001年来到荷兰,是早期来到荷兰的一批中国留学生之一。上学的过程中,赛琳在一家公司实习,2004年毕业后就顺利地进入了该公司工作。2010年,赛琳离开这家公司,进入了新的公司工作。“我很幸运,两份工作都和我的专业非常相关”,但赛琳提出,母语为中文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并无明显帮助。

在荷兰的11年中,赛琳没有想过要申请荷兰国籍:“我对中国没有排斥感,而且自己的父母都在中国”。 但赛琳在荷兰已经成家,和荷兰的老公认识6年,感情和睦,所以她表示将来还是会留在荷兰。

曾经有猎头公司找到赛琳并表示愿意提供待遇丰厚的职位,但赛琳还是选择了留在荷兰。 赛琳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荷兰长大:“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让人担忧,乳制品问题不断,而且中国的教育很被动,孩子的创新能力差,我觉得荷兰更适合小孩子的成长。等小孩大一些,我会带孩子会中国生活一段时间。”

望而却步的留学生
有媒体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但在中国,一方面,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让这些中国学子在面对中国时,望而却步。

食品安全丑闻频发,各种安全事故的上演,中国社会的“拼爹”现象,中国所缺乏的“自由”,都让这些体验过荷兰优越生活环境和自由社会状态的留学生们觉得难以接受。是不是走得太远,就回不去来时的路?

注:为保护隐私,以上人物均使用化名。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