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反思杨冰事件:高学历女人为何仍被生育所捆绑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距中科院杨冰博士去世不过十天,这场风波却已经淡去。还记得2016年新年第一天安徽女大学生坠楼事件吗?正如当初预料的那样,民众在一轮责难受害者(尤其是当受害者是女性)之后,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主流媒体报道的大多数是受害人家属如何大闹校园或医院、影响正常秩序等。事件的结果也往往是两种,要么给一个调查结果,家属“表达感谢”,要么就是不了了之,没人再关心。而这次的孕妇死亡事件,因为当事人是高学历、有一定学术成就、在知名研究机构工作等,备受瞩目。

其实,为了生育而受尽折磨的女性,实在太多了。然而,且不管你的工作、身份、收入、“高知”还是“低知”,只要你有一套女性生殖系统,就摆脱不了生育的宿命。就是这么一套混蛋的逻辑。

有人说,丈夫也有生育的权利,听起来振振有词,然而忽略了一点最基本、但是中国很多男性都缺乏的常识,那就是,男人有生育的权利但没有生育的器官;女人有生育的器官,但是那是她自己的身体,她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如果男人说要想办法自己怀孕生孩子,我们举双手双脚赞成,因为那是他自己的身体,他有决定权;但是让另一个人用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作为代价,来确保他的权利得以实现,很抱歉,男人的生育权还没那么伟大。

也有人说,人家杨女士说不定是自己愿意怀孕生孩子呢。没错,她要是不愿意,怎么能受孕呢?杨女士已经去世,我们无法擅自推断她是否乐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怀孕。但是我们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明知这么多风险、经历了早产、胎停、宫外孕、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选择这条最后被证明了的不归路,为何在这整个过程中,她的丈夫或其他家人没有停止让她怀孕及生育的尝试。我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从来不会质疑的观点: “女人当然要生孩子”,仿佛不愿意生孩子或者没有能力生孩子的女人,就失去了其最大的价值。

还有人看完杨女士的事件之后,感慨女人千万要尽早生孩子,不能因为学习工作拖成高龄产妇,说你看多危险。归根到底,女人呢,你还是要生的,而且要早生。

也有一些人这样担忧,一定不能找一个身体不好、在生育上有缺陷的女人结婚啊。说到底还是,女人要生孩子,而且要能生孩子、能顺顺利利地生孩子才行。

当有一部分人为杨女士正值大好年华、事业蒸蒸日上、对国家的科技进步有重要贡献、却因为生育而失去生命感觉到可惜的时候,却有人跳出来说,她将来没有孩子陪伴孤独终老才是真的可怜。这仿佛是说:即便可能会死,你都得生,不然没孩子比死还惨。我不禁觉得可怕,这样的逻辑究竟是谁向我们灌输的,我们如何习得的,就没有一刻质疑过?

讲一个个人经历。曾经因为说不想生孩子(其实是不想立刻生孩子,而是想等等再说),我的母亲被前任的父母质问:你家女儿是不是生育方面有问题,你做妈妈的应该知道她月经是不是规律、生育器官是不是正常?且不说这样的质问是多么的冒犯和不尊重,单就这么提问的逻辑来看,他们首先质疑的是我的生育能力,而不是他们儿子的;其次,不想生就因为没有能力生吗,不可以就是单纯因为对生孩子不感兴趣吗?很不幸地,对多数人来说,答案恐怕就是“不可以”。

说到这里跑个题,出个馊主意(万一分手不怪我哈),姑娘们不妨试试可以问问信誓旦旦说爱你的男友:我没有生育能力怎么办(不要说不想生,因为他觉得可以改变你的想法),看他或他的父母怎么回答。

最后,高学历又怎样,只要这个不尊重女性独立、不顾及生育自主的思想和生态不改变,女性就摆脱不了“必须生”的怪圈,而孕期女性更面临着事业上、夫妻关系上和医患关系上的多重弱势地位。希望杨女士的去世带来的思考不再仅仅是大龄产妇这类问题,否则再多死亡也无法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多读几篇吧!

裴谕新:女性为何耻于谈论“性高潮”?
年内“全面开放二胎”:为何女人忧心忡忡?
王梆:女性不愿生育一定就是自私吗?

杨旖文
杨旖文

杨旖文,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政治学博士。坚信任何个人和任何形式的爱都值得被尊重。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