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潘绥铭:单身潮,不婚,还是无性?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最近有人来采访我,说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单身潮”,让我评论评论。我当时就反问:什么叫做“单身”?是仅仅没有结婚,还是连性生活也没有过呢?

如果仅仅是没有结婚,那么其实就是所谓“大龄未婚青年”的问题,自从1980年代就出现了,而且中国学者早就做过很多很好的研究了,用不着我再来画蛇添足。

但是,如果“单身”说的是,就连一次性生活都没有过,那么这就是我研究的领域啦。而且我有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足以讨论这个问题。



这个图,可真有点吓人。它表明四个现象。

到了27-35岁这么“老”的年纪,很可能已经被小年轻们称为“大叔、大婶”了,可是:

1. 无论男女,不但没结婚,也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2015年居然达到10%左右,预计到2020年很可能达到20%左右(具有92%和94%的可能性)。

2. 在2000年的当初,到这个年纪还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男人中只有2.4%,在女人中则仅仅是0.7%,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在短短的15年之内,男人增加到将近5倍,女人则增加到几乎14倍。预计到2020年,还会再翻一番。

3. 在无性这个方面,在15年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距一直都很小,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说,如果男女都努力的话,那么他们都可以找到年龄相仿的对方,但是他们却都没有这样做。

4. 预计到2020年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里,无性的女人,很可能多于同样的男人。这也许就是“剩女”发展的结果。

因此,结论是:无论男女,愈演愈烈的“单身潮”,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晚婚或不婚的问题,更是一个“无性”的问题。

那么,当今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性”的情况?在婚前性行为已经司空见惯的今天,在“约炮”日渐流行的今天,为什么越来越多“正当年”的男女,却迟迟没有性生活呢?难道除了“自己保守”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阻碍因素吗?

在这样一篇小文章里,恐怕很难说清楚。我只想说说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个性独立。

更老一代的男人和女人,在那时候的艰苦生活中,就像两只可怜的小白兔,在风雪夜里只好钻进同一个洞穴;双方都希望越挤越紧,抱团取暖。可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双方的个性都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坚硬,都像是一只宁折不弯的刺猬。他们还怎么可能再一起钻进同一个小小的窝巢呢?

结果,不但结婚难,就连上床也难。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剩女”和“宅男”,也不仅仅是“光棍”,甚至都不是“拒绝婚姻”,而是至少有一些年轻人,不但向往着“无性单身”,而且已经逐渐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即使是“强大的性本能”,也很难完全破除之。

第二,交往能力差。

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现在27-35岁的男女,恰恰就是1980年开始强制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一生下来,就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很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地、日积月累地培养出合格的异性交往能力。结果,到了这样的年纪,之所以会“性缺乏”,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不愿或者不敢,更可能是因为:不会。

第三,信息依赖的生活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可以仅仅通过信息交流,就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甚至是自己与整个世界,给联系起来了。传统的吃吃喝喝、勾肩搭背、访亲串友等社交活动,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网友的人数已经是“哥们、姐们”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结果,他们已经只能独自生活在自己的心灵里,任何一个真实的别人,已经很难闯进他们/她们的世界。因此,别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连做爱也被放弃了。

总结上述三点,就是“单身潮”的“无性”实质,在学术上叫做“独处”。

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里,自从1980年代以来,“独处者”的比例都在迅猛增加,学术界和大众传媒也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无论人们提出了多少解决方法,“独处者”的比例却依然一路飙升。

不由得联想到最近的“放开二胎”,不禁哑然失笑:那些想靠二胎来增加劳动力的领导们,大概没想到,独处的男女正在几何增长啊。

也许,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根本问题:“性”真的是“人人必需的”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多读几篇吧!

潘绥铭:大学生之性,乱套了吗?
潘绥铭:夫妻暴力,知多少?
潘绥铭:性,怎么样才叫自愿?

潘绥铭
潘绥铭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终身致力于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性现象、性文化与性问题;曾被媒体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性学教父”、“麻辣教授”。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