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与荷兰文原本一样”

这是莱顿大学汉学家Rint Sybesma教授撰写出版的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的推出正值荷兰社会上兴起学中文热潮之际,为学习中文的荷兰人破解了汉语之谜。

研究汉语已20余年的Sybesma教授在这本书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荷兰文与中文间不经意的相似之处。他告诉荷广记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解除荷兰大众对中文的误解。“有的荷兰人认为中文是比较奇怪的语言,例如中文没有冠词、没有复数形式、没有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区别等。”Sybesma教授说,“但其实荷兰文与中文在许多方面很相似,甚至有的地方超过荷兰文与英文的关联。”

中文与荷兰文原本一样

相似处
Sybesma教授说:“比如中文和荷兰文句末语气词都很多,很丰富,英语就几乎没有。而且不仅是中文有声调,荷兰南部方言“林堡语”也有两个声调。”同时,他也强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通性。“有的相似处是偶然的,有的是因为中文与荷兰文都作为人类语言,从语言学角度来说都是语言成分的范式和组合。”

当然,这本书的目的并非抹煞中文或荷兰人的独特性。恰恰相反,Sybesma教授是用这种比较联想的手段来介绍汉语。他说:“我要通过荷兰文介绍汉语。一方面说汉语的一些表面上显得奇怪的特点,荷兰文其实也有,另一方面说不光是汉语有一些特别的现象,荷兰文其实也有。每个语言都存在种种‘奇怪’的现象。”

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
除了当代中文句法之外,Sybesma教授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壮族)与各地方言也有深厚的研究。他表示在他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目前中国连20岁以上的年轻人与他们的父辈所使用的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都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主要在于受到了普通话的强烈影响。

“中国各地的媒体和基础教育都使用普通话,许多父母用普通话与子女交谈。很多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渐渐消失,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可能是好处,可是从语言学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他说。

荷兰在这方面的情况颇为相似。Sybesma教授表示:“荷兰在50年前,北部、东部、南部所有的人还都说方言。但现在的各地方言也受到了标准荷兰语的侵蚀。”这些当然都可以当作语言的发展变化来看待,但对于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依附于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之中的地方文化和身份认同,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难处
Sybesma教授表示,荷兰人学中文有三个难处。首先,是平仄声调,“虽然声调对荷兰人来说比较麻烦,但很多学生习惯之后就好了,还算好办。”其次,“中文的词汇因为跟荷兰学生熟悉的语言完全不一样,所以学生词没法跟他们认识的词联系上来, 很难背。”Sybesma教授说:“最大的问题是汉字,就算学了三年中文的学生也很难看懂中文书,看小说查字典又太麻烦了。看小说、看报纸是一个学语言的好办法,不过对学汉语的学生就不好用。”

对于目前荷兰中学开设中文课的状况,Sybesma教授表示其中热闹的成分居多。由于中学生每个星期只有2个学时的中文课,他预计其效果并不会太理想。“我担心到最后他们会失望,花了时间却并不一定能与中国人交谈。”他说。

处方
Sybesma教授还表示,学语言到一定的地步就等于学词汇,不断接触该语言是学习的不二之法。他表示,荷兰的社会生活并非学习中文的最佳环境,因此建议学习中文的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中国。其次则是尽量与中国人接触来往。

Rint Sybesma教授的《中文与荷兰文原本一样》由Prisma于2009年10月出版。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