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

裴谕新:隐身在亲密关系里的精神暴力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你怎么还看黄书?你的内心还这么肮脏。给你机会做人你都不做,偏要做婊子。”

半夜,马莉的耳边响起了丈夫的咒语。她睁开眼,大勇挥舞着一本书,书名是“出轨心理学”。这就是丈夫命名的黄书。马莉看书的权利被剥夺了,或许她能读得只有一本书,那就是《圣经》。大勇希望马莉好好读圣经洗洗脑子,尽管两个人都不是基督徒。

大勇一直觉得马莉是个不正经的女人,可是他偏偏就被这样的女人吸引了,还结了婚。婚后不久,马莉生了一个儿子,重心落在儿子身上,对性事提不起兴致。大勇开始怀疑马莉”外面有相好“。他开始调查马莉的行踪。假如马莉下班回家迟到三十分钟,并解释说地铁人太多,挤不上错过了,大勇就自己去在同样的高峰期走一下马莉的路线,看看她说的是不是真的。假如马莉让大勇去幼儿园接儿子,自己跟同事聚餐,大勇会打听到聚餐的地点,在外面观察一下,看看是否属实。大勇突击检查了几次,马莉都过关了,从此相安无事了几年。

自从儿子上小学以后,马莉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两个人的关系也比以前亲昵了,家庭生活似乎就要步入正规。一次交通事故,将这个家庭拖入深渊。马莉竟然搭男同事的车回家超过半年,都没有告诉大勇此事。直到有一次男同事醉驾,车撞了马路栏杆,人没事,车毁了。男同事的老婆不知怎么联系到了大勇,让他小心看管自己的妻子,因为“你老婆每天搭我男人的便车回家。”大勇暴怒了,多年的猜测成了事实:妻子不是一个好女人。

大勇是个教育者,他决定好好教育自己的妻子,先从洗脑开始。他规定妻子不得随便上网看那些无聊消息,多读读书充电。至于该读什么样的书呢?大勇给妻子列了个书单,包括《圣经》、《婚姻家庭学》等等。可是妻子居然读《出轨心理学》,这不是从理论上武装自己那颗出轨的心吗?

大勇开始让妻子每天晚上写读书笔记,讲讲自己到底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如何正确处理家庭问题,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可是妻子每天下班回到家,接儿子做饭洗刷,都九点多了,在电视前坐一会儿眼睛就疲累了,几乎不愿意读书。即使看电视也专挑那些情情爱爱的看,比如什么“我们约会吧”,大勇一气之下把电视机搬到阳台上去了,谁也别看。大勇玩手机游戏,妻子涂《秘密花园》。

这样的家庭生活真的令人窒息,马莉拒绝做爱,常常把自己锁在浴室一两个小时。大勇不明白马莉为何需要洗浴那么长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他就拍门,即使马莉香喷喷出来了,他也不会正眼看她,以示惩罚。马莉也不甘示弱,索性和儿子一起睡小卧室。当着儿子的面大勇没法发作,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只有对妻子的行为更加严厉约束。比如,不能化妆,不能留长发,不能穿高跟鞋,不能袒胸露背。若马莉不听劝阻,那么大勇从早到晚黑脸,或者就是长篇大论地教育。

马莉想到了离婚,和父母和朋友商量,他们都劝她:大勇是个老实人,钱都交给家里,在外面也没有女人。孩子都这么大了,好好过吧。马莉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容易被忽视的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又称心理暴力,或情绪暴力。主要表现为利用语言激怒或者羞辱他人,或者采用一些带有强迫性的行为,比如不让他人跟亲近的家属或者朋友联系等,强烈的失去理智的嫉妒。感情上面拒绝亲近,很难被取悦,也是一种精神暴力。抱怨、羞辱、取消都是惯用手段。

精神暴力主要基于权力关系与控制。这种控制不是一时的,看起来像是被偶然的事件激发,其实是一系列心理、互动关系的结果,它会反复存在。亲密关系里,有时候精神暴力很难被辨识,尤其当“嫉妒”、“占有”、“控制”这样的情感,往往被理解为“爱”。

精神暴力常常是身体暴力的前兆。当口头或者心理上的威胁不太起作用时,施暴的那一方有时会被激发,用拳头说话。所以,辨识精神暴力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受害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关于亲密关系暴力的文章:

裴谕新:以爱的名义,网络暴力悄然来袭
王曦影:家庭暴力无性別之分
图解:你所不知道的亲密关系暴力


 

裴谕新
裴谕新

女性研究学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关注性、性别关系、女性日常生活选择。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