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婚姻

第一代不结婚的中国同志老了,养老怎么办?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同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出现比较大范围不结婚的同志,如今,他们都快近六十岁了,养老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之所以说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比较大范围不结婚的同志,因为他们的青春时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同志权利意识刚刚苏醒,整个社会开始出现讨论同志权利的声音。代表性的同志著作《他们的世界》、《同性恋亚文化》、《同性爱》等都纷纷出现,北京等地甚至出现了中国最早一批同志酒吧和同志小组等,诸如北京西单的“男人世界沙龙”,三里屯的蝴蝶酒吧等。

这些同志舆论声音的出现还是其次,影响这一代同志勇于开始选择不和异性恋结婚,坚持过自我认同的生活最大一个原因是社会就职环境的变化。

在八十年代前,人是被栓在集体中的,在那些铜墙铁壁般的公家集体单位中生存,一个同志不和异性结婚,压力可想而知:

不结婚,意味着分不到住房,无法升职,享受不到单位的各种福利等。

一辈子呆在一个单位,不结婚难免被人指指点点,心理和精神压力岂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不说别的,就这两条就让一个人实在无法坚持过同志生活。所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生的同志,大多数都结婚了。那些不结婚的,诸如网络和媒体上大量报道过的北京老同志“老巴黎”的坎坷遭遇,就是他们的悲惨缩影。

但是六十年代后出生的同志就不一样了,除了同志声音在主流社会生活中的微弱出现,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可以选择职业的自由流动了。

外资和私营企业的大量出现,媒体的开放与流动,自由职业的出现等等,一个同志的社会关系不再局限于被拴在一个所谓公家集体单位里,他可以选择去更合适与能保持自己同志生活的就业方式。商品房的出现,也可以让他不借助于单位就能买到合适的住房。

在这种种压力得到舒解的情况下,一些同志,开始勇敢的选择了不结婚,坚持过同志生活。

一晃近四十年。

现在,他们绝大多数都老了,即将步入六十岁的晚年生活。养老,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人整体的养老压力不堪重负。未富先老,养老的市场经济体系还还够健全,养老危机还没有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动员和重视,等等,使得中国如今即将迈入六十岁的这一批老年人,对未来的养老问题也充满了焦虑。

另一方面,在整体养老机制不健全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第一批更多不结婚的单身老年同志如何养老,不象欧美发达国家那样,有更早开始的成熟模式的探讨等。那些在欧美发达国家同志社区里,开始出现的互助式养老,公社式养老模式等,在中国还缺乏相关机构来推行,同志养老产业还处于萌芽之中。


但时间已经等不及了。我认识一个老年同志,如今近六十岁了,就象许鞍华在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中描写的单身寡居的老妇人一样,每天孤独的自己做饭,自己睡觉,生病了,独自扛着煎熬着。静寂无声的生活淹没在城市汹涌的沸腾的生活中,仿若一朵浪花般,没有人重视和关注到。

他们,应该更有尊严的老去,应该有一个不孤独不寂寞的幸福晚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关于同志的文章:

荷兰是中国同志的天堂么?
“社会接纳”是中荷同志平权共同的挑战
同志亲友恳谈会:拥抱你的孩子

曾小亮
曾小亮

资深媒体人,时尚媒体专栏作家,婚姻两性领域学者。文风新锐、幽默、风趣、时尚,被誉为中国版的“渡边淳一”。已出版《好男人请举手》、《人人都爱男闺蜜》、《我们能否永远相爱》等十余本畅销书。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