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流浪汉抗议政府缩减福利开支

王梆:比贫穷更可怕的是贫穷歧视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同情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是很容易的,因为除了命运以外,人们通常找不到导致这种不幸的其他理由;但要同情生下这个瘸腿孩子,却无力抚养他的贫穷父母,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因为人们(尤其是从苦中苦炼成人上神的人)坚信“贫穷不是天生的,而是各种不良积习再加上后天的懒惰造成的结果。”

Vice传媒公司的纪录片摄制组,最近在英国的Newcastle市跟拍了一组靠食物银行(专事给穷人免费发放食物的慈善组织)救济度日的穷人。



Newcastle是全英食物银行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周有超过1000名穷人,在食物银行领取社会各界捐献的面包,蔬菜和罐头。领取食物之前,每个人都要先填表,并报上真实姓名。一名34岁的单亲母亲,在填表时情绪低度低落,哽咽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顺畅地说出来,Vice的记者于是跟拍到了她家。

“我也曾有过工作,也曾每天装点整齐去上班,还会给自己修个眉毛什么的……我也曾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还生了两个孩子。而现在的我却连镜子都懒得擦,连挤牙膏都觉得困难……”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对记者说道。她曾是某看护中心的看护,失业后曾一度靠失业津贴生活,近年来失业津贴被削减,带着两个孩子的她入不敷出,又找不到工作,所以不得不向食物银行求助。

也许是为了突出她失落的精神状态,记者在此处用了一个特写镜头,拍摄了她吸烟的画面。结果在2574条网友评论中,有近六成围绕着“她是否有吸烟权和生育权”展开。

反对者认为:“她穷得连饭都没得吃,却仍不肯戒掉最便宜也要4.45英镑一包的香烟!这种贱人根本不配做父母,根本不应该赐予生育权。凭什么要纳税人为这种个人悲剧买单?!”

执此类观点的人并不鲜见。记得今年五月份大选后,英国保守党政府宣布将削减12亿英镑的福利基金,很多人表示拥护,因为在他们眼里,唤醒这些“福利寄生虫”的唯一出路是“砍断福利的后路”,让这些寄生虫们意识到,在一个高度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自甘堕落的下场就是被社会彻底遗弃。



然而,根据《卫报》今年年初的报告,目前有40%的英国家庭,生活在欧盟指定的贫困线上。难道这些家庭全都是“携带不良恶习,懒惰且任性生育”的家庭吗?去年《镜报》曾披露,2012年全英有430万在职员工的家庭,因为房价和物价太高,收入太低,不能满足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而不得不申请房租补助和退税补助等社会福利。可见,这个世界仍有很多人,生活在一个即使付出艰辛劳动,也不见得就可以换来丰收的困境里,失业也不见得就是懒惰的结果;在“成为富豪,土豪或中产阶级”与“艰苦劳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回到这位单亲妈妈“是否有吸烟权”的问题。如果我们同意人类除了“进食,睡觉和排泄”之外,还有其他的需要,比如情感发泄的需要,就不难理解,一个母亲竟然会在食物和香烟之间,自私而残忍地选择香烟,她的内心到底有多绝望了。比她更绝望的例子,比如“带上孩子喝农药自杀”之类,其实也并不罕见。

Teresa修女在她的《简道》里说:“世上最可怕的疾病不是肺结核和麻风病,而是不被渴望,不被爱,不被理睬。”

据《英国社工学报》报告,2014年,因为不堪忍受住房和失业危机而感到焦虑,最终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数正处于上升趋势。英国心智(MIND)精神疾病中心90%的员工认为“穷困”是心理问题的一大诱因。

至于“穷人到底应不应该生孩子”——根据《全球贫困研究》的报告,目前全球有1/2的贫困人口,生活在2.5美元/天的穷困线上。想通过阻止生育权的方式让这个庞大的群体人间蒸发?那么人类估计离灭亡就不太远了,因为那之后的“人类”,彻底丧失了同情心,即使不死于贫穷,也将死于比贫穷更可怕的贫穷歧视。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多读几篇吧!
穷人不思上进:福利社会的不治之症
我们该如何帮助那些“懒惰的穷人”?
穷人无家可归:请给我一个安静的地方手淫
荷兰穷人的日子不好过(组图)

王梆
王梆

王梆,曾从事记者、影评人和社会义工等工作。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中篇小说集和多部绘本小说集。拍摄有纪录片《刁民》,剧情片《捕鼠器和玫瑰花》等。现居英国剑桥,以驻英特约记者和写作为生,曾在《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时尚先生》等报纸杂志开设专栏若干。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