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是中国学校普遍现状

南桥:双语育儿让我们成为穷爸爸穷妈妈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出国十几年了,我一直脚踏中英文两个世界,每天上班用英文,回家用中文,深感这种跨文化的美好。如北岛所言,漂泊在外,中文有时是我们唯一的行囊。和我一样,很多海外中国人希望孩子学好中文,甚至设立土政策,规定孩子在家讲中文,或是周末让其去上中文学校。这些做法用心良苦。但用心归用心,现实归现实。出国了,语言环境大为不同,不可刻舟求剑,试图复制过去环境。若在国内,每天可接触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和同学、老师、父母有种种交流,周围还有电视、收音机、地铁广告、微博、微信、豆瓣、人人等各种媒体。可以说国内孩子被中文环境360度无死角地密集环绕。

到了国外,甭管家长中文多好,孩子们只有周末一两个小时在学。一两个小时的接触,和一两个老师和家长的努力,怎么和一周七天、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浸泡去比?更为糟糕的是,很多海外中文教学都是家长志愿在做,水平业余,不过是易子相教,谁热心谁做,谁有时间谁做。能凑起来就不错了,大家不重视学习动力,不重视孩子心理,不重视教学设计,纯属赶鸭子上架,孩子不反感才怪。我曾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撰文说过,多半情况下,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弄不好还造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在情感上疏远祖国文化。同样,在国内,也有家庭在“双语教育”名义下,强求孩子说英文,两个现象殊途同归。

身在海外,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学中文?这个现象成因不一。有些人是出自对故乡文化的热爱,更多人是出于实用目的。我听中文学校家长交流的时候,不少家长给出的理由是以后增加工作机会,或是高中能把中文作为“外语”,上AP课,多修点学分,或真接申请免修,节省时间和学费,等等。为了这些原因学习中文,实属买椟还珠,贪小便宜吃大亏。上述“机遇”几乎都可以替代。为了这些所谓机遇,孩子们可能浪费了宝贵的机会成本,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学其他更有可能让其在学校、职场崭露头角的技能或知识。比如孩子如果擅长做机器人,或许周末花时间准备机器人制作,参加机器人制作大赛更能让其出头。

在海外强迫孩子学中文,也造成不可扭转的机遇丧失:在本可影响、支持孩子的很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没有机会和孩子深层交流,介入他们的发展,施加正面影响。家长和孩子交流的质量,包括词汇量大小、句型多样性和复杂性,修辞与说理的运用,都影响孩子成长。家庭里用语的精准,影响成员之间关系,影响生活质量。例如,英语中表达情绪的词汇(frustrated, sad, irritated, excited, baffled, appreciated, troubled, regretful, detached, distracted…)丰富,若父母不能准确识别,熟练使用,或是自己的中文语汇和孩子的语汇体系格格不入,则会让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发生误判。家长会用错误的语言,试图去应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微妙情绪。如果大家能用最擅长的语言交流,则易达成沟通和理解。“文化差异”和“代沟”都不笼统,大家是在用不同的语言在描述周遭的世界。



语言的深度也影响发展的高度。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和父母语言能力的差距有关。学界公认,父母语言的量和质,影响孩子的智商和日后成才。1995年,陶德·莱斯利(Todd RRisley)和贝蒂·哈特(Betty Hart)两位学者在对42个家庭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职业型家庭 (经济比较富裕,教育程度较高)长大的孩子,三岁前父母亲能听到1100万单词,而在福利型家庭(亦即吃福利的低收入家庭),孩子只听到300万单词。这一惊人差距,直接影响孩子长大后的读写能力,间接影响其日后学业、就业上的成就。2013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再次证明,到了五岁的时候,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上要比中高收入家庭落后两年。同样,语言质量也非常重要。坦普尔大学教授凯瑟琳·郝什·派斯克(Kathryn Hirsh-Pasek)近日的研究发现,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质量和语言的数量一样重要。

在美国,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被视作日后发展的两条腿。在美国人当中,这种看不见的“拼爹”、“拼妈”也一直在发生,只不过大家在交流数量和质量上比拼。我的一位朋友徐穆实(Bruce Humes)先生和我多次说到此话题。徐穆实从来不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来自地区、家庭教育、经济收入的差距,使得人们先天拉开了差距。徐先生自己精通多门语言,还将包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多部作品翻译成了英文。他父母教育程度比较高,小时候爸妈和他之间常有深刻讨论。他说这是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看过《傅雷家书》的朋友,也可能对傅雷家父子之间的深层次交流印象深刻,要知道傅雷是语言大家。父母亲和孩子就不同社会话题展开深刻讨论,会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语言、信息和思维的刺激与训练。这么说,是不是说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就没指望了呢?也不是,一些在教育上“先天不足”的父母,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读书,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语言接触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弥补家庭交流上的不足。美国公共图书馆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方面教育机遇的公平。阅读可改变命运。

拘泥于中文学习,会让我们成为语言上的穷爸爸穷妈妈。如果双方之间更有效的交流语言是英语(或德语、荷兰语等任何其他所在地语言),那么在很多需要深入交流的事项上,不如用最熟悉的语言,影响他们的成长。如果孩子和你用中文交流,孩子周末在中文学校补习所得的词汇量非常有限,比如不到一千个词语。如果是用英文,大家可支配词汇或许是一万个。大家想想看,如果和孩子探讨周遭发生的社会现象,如黑人和白人警察的矛盾,美国选举,青春期烦恼,等等,是用一千个单词的语言合适,还是用一万个词汇的语言合适?

在孩子最需要和我们深入交流的时候,我们不能为了语言这一个侧重,回绝孩子沟通的多重需求。不过,如果父母的英文很糟糕,英文交流的词汇量不及中文,那么不妨使用中文。但更好的解决办法,是父母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对所在国语言更精通。提高语言能力需要蓄意,例如,大家需少看文学城,多看《时代周刊》,以免落伍太多。木桶原理可以用来理解沟通的语言选择:木桶里水只能盛到短板的高度。交流的效率与效果,一样受制于语言的短板。海外中文学校的孩子,往往是低年级的时候好教,越到最后,效果越差。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孩子上高中开始忙碌所致。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越到最后,英语(或者其他所在国语言)能力越强,而父母语言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孩子对于交流深度、广度的需要增长了,而其中文的交流能力跟不上,同时父母的外语能力又跟不上。这种时候,强迫使用中文交流的各种抵触会如约而至。

好消息是,如果父母少强迫,让孩子自然发展,到了高年级,他们的自主意识会抬头,会思考起自己的种族、民族归属。到了这时候,顺其自然让其去学,或是创造机会让其和国内多有交流,或许效果更佳。人们常说童年学语言容易,这是一种误会。学习动力强大、目标明确的成年人学语言,效果远好过茫然学习、抵触情绪高的青少年。

语言是我们身份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多少父母愿意孩子否定自己的文化之根,但大家要知道,我们总不能靠热心包打天下。方法不当,则让“寻根”的用心,结出“除根”的恶果。寻根这也是技术活,靠蛮干是不行的。

(原标题:买株还珠说中文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南桥
南桥

南桥,本名方柏林。专栏作家,教育观察者,关注学习方法、教育革新及中美教育比较,在美国高校从事教育设计工作。著有《呀,美利坚》、《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英语,恶作剧抑或真理》等。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