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

南桥:美国大学服务太好把学生惯坏了?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近些年来,常有人呼吁老师角色应实现从“讲台上的智者”到“边上的向导”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几方面原因合力所致:建构主义的教学呼吁老师多承担引导而非教谕职能;很多美国高校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下把增加学生服务一律当成好事;最后,网络也使得知识和技能真正触手可及,渠道多元,为这种转变推波助澜。

老师离开舞台中央后,未必就能移到一侧,去当向导。有时候老师反而升空了,当起了“直升飞机老师”,就好比对孩子管控过多、盘旋在其头上的直升飞机父母一样。

这种现象的形成,和整个学校大背景有关。美国的高校建设模式下,学生服务越来越多,深入到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电脑坏了,是硬件问题也好,软件问题也好,都跑去找技术服务台。极端情况下,学生下载个程序,升级,都让技术服务台代劳。各个学校也都有心理咨询中心。学生遇到问题,大到失恋危机,小到考前焦虑,老师都推荐其找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文章写得粗糙,学生可找“写作中心”润色。“特殊需求”,如各种身体残疾,法律规定学校必须设立相应的部门帮助他们。现在这种“特殊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广,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识字困难,等等,都被纳入特殊需求范围内。

我毕竟来自中国,很多美国学校对“特殊需求”的适应我觉得瞠目结舌。在中国,学生考试前紧张这些情形,应该是个人需要去调整的事。在美国,儿童发烧,只要不太严重,儿科医生常不给药,要孩子用身体去抗,抗过去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为什么已经成为成年人的大学生,遇到了一点焦虑和压力,就不能让其抗过去,增加其思想的“抵抗力”呢?当然,用中国的情况去比,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 中国是另外一个极端,学生服务比较匮乏。假如中美相加除以二,或许更为平衡一些。

像美国这种发达国家,学生服务过于广泛,学生不管从哪里摔倒,似乎都有安全网在下面兜着。这个趋势似乎也已进入了教学当中。 在传统、混合、网络等不同类型课程上,教授都不遗余力帮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种好心值得赞许,但是这种做法也有难掩苦衷,那就是学校得提高学生的“挽留率”,尽量不让学生因跟不上进度退学。挽留率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组织衡量大学成就、制定排行榜的依据之一。提高挽留率的压力来自学校高层,然后瀑布一般层层转移到学生服务部门和教师之间。出于类似原因,近些年来,美国高校分数“通货膨胀”的情形很严重。可别以为这只是几所差校因为经济困难,想借高分增加录取。相反,据美国作家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畅销书《优秀的绵羊》中的介绍,常青藤学校的学生成绩通货膨胀问题比普通学校还严重。这么做改变了校园生态。总体上来说,学生越来越受不了挫折,越来越伤不起。可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

在高校教学中,不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指导固然不好,可是360度无死角地指导、帮助,也可能是好心办坏事。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上课得带计算器、字典这些小事也管,甚至在课堂上留时间让学生升级Windows。这些事,学生不能事先准备,自己处理吗?还有老师为这些事给学生打分,以督促他们完成。这样无端增加自己工作量,书教得也累。本该学生做的事,老师长期督促、提醒,学校提供援助,会不会把学生给惯坏,让他们一遇到问题就找别人帮助?建构主义教学应该给学生搭设“脚手架”,可是没说要长期给学生当“拐杖”。



对于这种问题,我有几个建议:

允许不确定性。学习中应该宽容适度的不确定性、甚至混乱的局面,哪怕这些不确定和不明确可能暂时导致学生受挫。教学任务有时候稍微含糊一些,甚至可能激发创意。在我们的学校,心理学系教授詹妮弗·舒梅克(Jennifer Shewmaker)开始让学生自己界定作业格式,只要他们能够把课上的概念有效呈现,即可以提交文章、电影、雕塑等,我们称之为“放羊式”作业。这种作业,学生有很大自主权,一开始学生很困惑,因为不知老师明确要求,但到最后,他们所学更多,作业的效果也有所改进。

拥抱合理困难。不少认知科学家表示,“合理困难”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千万不要看到学生抱怨困难立刻就去施以援手。对学生的反馈应去反思。诚然,如果学习内容大部分甚至所有人都不会,远超大家水平,教学则需调整,比如增加预备性知识的学习。如果老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置合理的困难,不妨跟学生直说,管理好他们的期望值,让他们持续学习,寻找到答案。

增加学生责任。有一些事,老师或其他部门应“授人以渔”,不要事事代劳。比如上网课,学生一些简单任务必须学会,否则以后太依赖别人,对自己对他人都麻烦。一些学生,连修正错误时清空浏览历史都不做。这种问题,上网稍加搜索就能了解。学生也不是学不会,而是习惯了有问题就找技术部门, 自己懒得动手。 我们如果建议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反对。可是在实践上,学生一有问题,老师就遥指服务台。久而久之,学校帮学生把他们帮得不能自立。 

减少冗余说明。美国几乎所有课程都有课程纲要,这种纲要规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期待、评分、教材、课堂活动等细节,如师生之间的“合约”。和很多法律文书一样,由于繁琐,学生不去细看。为了解决学生不看的问题,有的老师就将同样要求重复多次。比如网络讨论的要求,有老师每次网络讨论之前都重贴一次。贴了二十次的话,发现一个错误,要改二十次,简直是自讨苦吃。另外,重复很多次,和家长对孩子絮絮叨叨一样,学生未必就更重视。相反,这么做,制造了冗余、噪音、干扰,对学习反而不利。我建议老师把相关要求集中放一个地方,有必要作一测试,就此完结,学生再不认真对待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不用一再重复。

逐渐移除拐杖。老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可是要适可而止,要以教会他们独立完成为要务。我校一位教授最近跟我讨论她的作业设计时,我发现她有三大作业,每次作业完成中包括八个步骤。她每个步骤都检查,一学期下来,学生累得半死,她改得半死。可是她担心,如果不检查,学生学不会。后来我们商量出的办法是:第一次作业,八个步骤学生都提交作业,以次帮助大家了解任务完成的合理过程。到了第二次作业,让学生提交其中比较重要的第二和第八个步骤。 到了第三次作业,就只让学生提交最终的作业了。这么做,可以教学生完成任务的合理方法,又能鼓励学生逐步独立。

推送与自取结合。“边上的向导”不是毕恭毕敬在边上递毛巾递吸管的服务员。让学生得到教学资源要注意推送与自取结合。有些信息,应由老师“推送”给学生,比如一些临时通知。可是如今注意力是资源,老师也没有必要重复去推类似资源,无关资源,甚至把资源推送给不需要的人。更合理的办法,是让一部分教学资源留存在课程管理系统内,让学生有需要的时候自己去取,这是“拉”或者说“自取”的策略。一些教学资源,学生都需要,但是未必在同一时间需要, 不能他们要一回给一回,而是放在课程网站上,让学生有需要的时候自己去下载打印。这样能节约老师精力,也节约纸张,有利于环保。

支持学生和培养独立,与父母带孩子一样,是走钢丝一般,平衡不易实现。这种平衡需要练习,也需要经验。要记住,学生的培养,就好比高楼大厦建设。工程开始,自然需要脚手架,但是你能想象高楼大厦启用后还无法拆掉脚手架的样子吗?最终,我们希望拆卸掉脚手架,让大家借助内部“电梯”,直上直下,去各自要去的地方。
 



阅读更多南桥的专栏文章:

如果考试只用来筛选和淘汰,要教育做什么?
走出数豆子式的高校考核
来华取经经在哪里?
虎妈新战歌

如何解决大妈跳舞问题
 
南桥
南桥

南桥,本名方柏林。专栏作家,教育观察者,关注学习方法、教育革新及中美教育比较,在美国高校从事教育设计工作。著有《呀,美利坚》、《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英语,恶作剧抑或真理》等。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