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欢庆节日

后革命时代的妇女节:与权益渐行渐远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就在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几位年轻的女士被带走了。她们只是想维护女性的权益,准备在妇女节当天搞一场呼吁制止性骚扰的活动。这场流产的公益活动理论上讲是符合“主旋律”的,因为妇女节本身就是为了保障女性权益而设立的。就在这样一个本该大力提倡妇女权益的节日,“权益”二字在中国却变得敏感,一场正义的活动竟成了官方口中的“寻衅滋事”。

女权人士的遭遇在国内不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在这一天里,男人忙着讨好女人,女人忙着购物。妇女节所指涉的内涵早已被剥夺殆尽,成为令全民欢腾的又一个情人节,人们再无暇顾及所谓的权益。

我在国内读书时,女生们不过三八妇女节,因为不屑与妇女为伍。“妇女”一词在中文语境中为已婚大龄女性专属,显然不适合妙龄少女。谁要是称未婚女性为妇女肯定要遭白眼,还会被人耻笑太土。每逢3月7日,校园内悬挂各种横幅,男生们集体给女生庆祝女生节,想尽办法逗女生开心,结伴在女生楼下表白。女性们对权益的要求也很简单:这一天不做家务,可以疯狂购物,可以光明正大的要礼物,高兴时还能让老公给自己洗个脚。


这一天,很多人注意到谷歌和百度两大搜索引擎的主题画形成鲜明对比。谷歌的主题画本无过人之处,只是展示了众多职业、年龄、族群和生活状态的女性,凸显了女性身份的多元特征。百度的主题画则是将女性放在一个音乐盒里,展示了一名女性如何从女孩变成已婚者的成长过程。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谷歌配图在百度的映衬下显示出了不凡。在我看来,百度的主题画却道出了中国社会的常态:音乐盒中成长中的妙龄女性,以及在披上婚纱时那一刻的光彩,正是社会对广大女性的期待,也是多数女性对自己的期待。当女性权益被如此狭隘地理解,我们就不难想象在这美好的一天去关注性骚扰的人实在是极少数。

妇女节正在失去原本的政治意涵,成为了简单的情人节、母亲节,或者干脆购物狂欢节。我们可以理解,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女性的权益远优于过去,诸多女性对现状表示满意,因而失去了对权益的诉求。可女性的权益真的不需要改善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重新赋予节日以深刻的政治内涵。革命时代的节日是为了动员群众;后革命时代则是要让民众忘记节日本身的革命意义。统治阶层最擅长设定节日,赋予其政治意义,并通过学校教育、传媒、树立典型等方式推而广之,从而让普罗大众逐步接受统治者所植入的意识形态。节日是人民的狂欢,其设立的重要作用是动员广大群众,形成群体认同感,引导群众投身于所谓的正义事业,进而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学术界不乏此类研究,但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前共产主义国家。其实,对节日的操控发生在各类政权统治下的社会,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

1949年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共和国初建时,政府通过立法的确在短期内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妇女节的设立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让女同胞热情高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而执政党也因此获得女性的支持。

时至今日,节日本身的斗争性被剥离,女性权益所包含的范围较广,有些已不为当局所接受。于是,在一个自我标榜美好的社会里,“权益”二字开始变得扎眼,原本充满斗争性、政治性的节日遭到和谐化处理。在两会期间,女权人士被看作是麻烦的制造者,本是正义的活动被当成对政府权威的挑战,故而无法获得官方的许可与支持。在后革命时代,政府期望妇女节转变成一个与政治无关的节日,鼓励人们在这一天去浪漫、去购物,而非“寻衅滋事”。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再多读几篇吧:

“女神节”比“妇女节”差在哪里?
中国女性为什么对性生活不自信?
童话里的魅力王子和堕落荡妇都是什么结局?

刘峄阳
刘峄阳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候选人,从事移民、宗教与跨文化比较研究。生于孔孟故里,与圣人为邻,却未曾研读儒家经典。表面放荡不羁,实则谨小慎微,于大节处不敢毁伤丝毫。喜饮酒,好与才俊把盏言欢,但酒量不济,有辱鲁人之名。中学向往作家,大学误入愤青之途,后钻研学问,乐在其中。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