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教育差异

一名中国贫困县学子眼中的美国教育(组图)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2010年我拍摄了一部有关中国教育的纪录片《中国门》。影片讲述甘肃省会宁县会宁一中学生的故事。

会宁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然而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县”。在艰苦的自然环境,贫困的家庭生活下,一代代的会宁人把教育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钥匙。这里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以应试为王的教育。影片跟拍了高三毕业班的备考过程。那段拍摄经历对我个人影响很深,一方面这种中国式的学习方式是我熟悉的,而另一方面,来自底层贫苦乡村的孩子们,面对命运的拼搏身影也深深感动了我,那种面对人生关口所爆发出的顽强的生命力,也令我由衷的敬佩。

这些强烈的情绪折磨着我,在复杂的情势下,除了尽力展示现实,那时的我,似乎难以寻找到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来思考这种复杂。虽然影片播出后受到许多观众好评,但对我自己而言似乎还有一些问题在牵着我。就像一句没有说完的话,压在心头。而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部影片已是一颗种子,埋下了许多期待和可能。



中美学子互访

2014年初,我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电子邮件。美国高中生翊軒说自己看了《中国门》后想去会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和妈妈一起成立了慈善组织,自己作为支教小老师带领另外两个美国孩子到会宁旅行,还捐助了当地贫困孩子的学费。后来我决定跟拍他的中国之旅。在旅行中一个美国孩子渐渐了解中国教育,并且理解这种教育背后的中国现实,还有中国精神。从惊讶到平和,由平和到思考——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三位美国孩子穿山越岭,旅行让他们学到很多,也思考很多。

这次旅行后,翊軒萌生了新的想法,过去他总试图通过金钱的方式来资助他人,现在能否让会宁的小伙伴也到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和孩子抱着相同的目的,于是决定拍摄一部新的纪录片《少年梦》,作为《中国门》的续篇。2014年11月,我跟随会宁一中高二二班学生李春辉赴美拍摄。李春辉出生在会宁山区,家庭生活艰难,但学习成绩优异,目前在会宁一中宏志班就读。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访问了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吉尔曼(Gilman)中学,这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美著名私立中学,在这段时间里,李春辉的所见所闻是如此新鲜。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去看待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教育。

美国教育面面观

初来美国,对李春辉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国的公立学校是按照学区划分的,不同的学区都有各自的公立学校。公立学校都是免学费的,但老师必须按照政府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来教学。私立学校在教学上的灵活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大部分美国家庭望而却步。

吉尔曼中学的教学方式是异常开放的,首先是上课方式。一堂课大概至多十二三位学生,学生像大学里一样到不同的班级上自己选的课程。在教室里完全没有中国教室里的严肃,取而代之的是更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随时可以坐在座位上问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上课方式对李春辉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一开始他觉得这样太不尊师重教,后来渐渐觉得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强化对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思路也更活跃了。在美国,学生上数学课做数学题甚至是考试都是可以带计算器的。关于这个问题,翊軒和春辉争论了好久。春辉认为这是一种偷懒,而且总是用计算器,大脑自己的计算能力会退化。而翊軒觉得数学更重要的是对数学思维方式的理解,计算只是一种形式。通过计算器能完成的,为什么一定要用笔花力气算出来呢?这也是不同观念的冲突。后来春辉自己也开始用计算器做题了。不过他有次笔算竟然快过了计算器,还得到了吉尔曼中学老师的表扬。

美国学校的日程安排与中国非常不同。每天早上八点钟开始上课,到中午11点。然后是半个小时的“集会”时间,吉尔曼中学的全体师生都集合到剧院厅,或是安排学生听一场演讲,或者是对最近学校重大事件的讨论通报,更多的时候是大大小小不同的校内音乐团的表演。11点半到12点是吃饭时间。12点上课到下午三点,然后就是放学时间。当然放学之后还有大量的课外兴趣小组。翊軒所在的小组正在制作一台智能机器人,旁边的小组有制作飞行器的,也有制作节能设备的。

吉尔曼中学对体育锻炼异常重视,每天每个学生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为学生们准备了不同项目专业的训练。这些对春辉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在国内除了体育课之外,学生少有时间锻炼。繁重的课业压力,让学生早早带上眼镜。甚至许多学校为了复习备考,往往把体育课取消。

美国之行也让春辉意识到美国学生的压力。来美国之前,春辉总觉得美国的教育是非常轻松的。事实上,美国学生一点都不比中国学生轻松,有些时候甚至比中国学生的学习量和压力更大。春辉询问了几位美国伙伴,大家基本上都是每天睡眠四个小时左右。不光作业多,关键的问题是每一门作业都要求独立思考。必须有自己的真正的投入,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复习。

中国学生最关心的“美国高考”(SAT)是怎样的呢?SAT只是一种量化方式,它只占整体成绩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成绩是要按照平时的作业,上课表现和各种日常测验来计算的。SAT也不是死做题死考试,是非常检验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一个美国学生想考取名牌大学,不仅仅要SAT成绩高,还得全面发展。比如,平时有没有做过有价值的课外活动,有没有参与过社会事务,有没有为他人做出帮助等等都是最核心的衡量标准。春辉后来笑谈,觉得自己的成绩在中国可能是能上重点大学,要是到了美国其他方面的短板可能让他与好大学失之交臂。



美国教育有什么短板?

当然美国也有自己的问题。春辉自己板着指头数起来。比如教育资源的差异,差学区和好学区的学校差距很大。基础教育相比起中国来说,知识内容含量显得不足。美国学生也缺乏中国学生的吃苦精神等等。但春辉也意识到,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借鉴这些优点,才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

在美国的短暂拍摄行将结束时,我摸得着心底的忐忑。为了一部聚焦中美教育对比的纪录片,我也奔忙了大半年。如今我对这样的纪录片更感兴趣了,这种开放的纪录片,让人跳得出艺术表达的陷阱。这种参与性的纪录片,也让人看得到未来。

从甘肃的贫困县会宁到美国马里兰的巴尔地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目光和脚步,发现和思考“教育”之于他们自己的意义。在少年成长的背后,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种种优缺,有机会通过人性的故事温柔地呈现。不是说教和宏观描述,而是最个人的故事映照出的思考的路径。

离美前我问春辉的感受,他却笑着背起古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半年之后这部纪录片真正面世时,能让更多中国观众开始思索中国教育更具建设性的改革之路。

(原题:跨越中美的教育之旅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王杨
王杨

导演、自由撰稿人,代表作有《中国门》、《地上-空间》等,作品入围多个国际影展并获得奖项肯定。多年来从事电影评论工作,为多家报刊杂志撰稿。参与创建中国重要的电影评论丛书《青年电影手册》。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