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王国的磨坊主

那些荷兰人:风车王国里的磨坊主

“虽然时代变了,电力风车越来越普及,但我还是喜欢我自己的老式风车。看那风叶随风转动,像一幅流动的画;听磨坊里碾石徐徐滚动,像一首旋律。这一切都让我很陶醉。”

扬·沛恩阿波的家在荷兰和德国交界处一个小镇。他是磨坊主,自己有一座名叫“希望”的风车。虽然荷兰以风车之国著称,但目前还在运转的风力风车,却也只剩下了三十余座。风车靠着风力带动碾石,碾磨各种谷物杂粮。除了磨面,扬和太太一起在风车下开了个小店,还举办各种跟烘烤有关的讲座、培训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忙碌着。

“这座风车是1850年建成的,从1852年起就到了我们沛恩阿波家族的手中,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想当年,我父亲曾经在这里开面包坊,他的两个兄弟一个种田,一个管理磨坊,三位一体。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子承父业继续开面包坊?那是因为我不喜欢那样的生活。那时候开面包坊跟现在可不一样,每天你都得在深夜两三点起床,披星戴月,苦干苦熬;到了晚上,当别人全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闲聊时,你又得早早上床休息。别说社交了,就连正常的家庭生活到你这儿都得打个折扣。我还记得小时候过圣诞节,当别人举家欢乐时,我们却在路上奔忙,骑着自行车分头给人家送新鲜的面包。那样的日子我实在不想过一辈子。我是一个喜欢大自然、喜欢晚睡晚起的人,很不适合面包师这一行,所以,在1975年我选择继承了伯父的磨坊。我们家族的面包坊和农场因为后继无人而消失了。”

“我一周大概磨六千公斤粮食,除了卖给工厂和面包坊外,还在自己的店里零售。我们碾磨的谷物以荷兰、德国和法国种植的为多,其中质量最好的要数德国和法国的,因为那里阳光比荷兰充足,有利于谷物的生长。我自己的店外卖各种粮食、烘烤用具和我们自己配制的烤制各种面包、蛋糕等的混合粉和其它配料。另外,我们还开设了各种学习班、办讲座,给爱好者讲授烘烤面食和装饰喜庆蛋糕的要点。在我这儿做工的有成年人,还有几个打零工的中学生。我的顾客群里有老年人,也有年轻的家庭。要知道,买的面包再好,也不如自己烤的好吃,再说从烤箱里弥漫出来的香气会充盈整座房子,很诱人的。”

“干我这一行的,质量最关键。我很高兴有这么多热心的顾客来光顾我们的小店。他们心直口快,有什么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地方,都会马上告诉我。那些大客户就不同了:只有不满意时才有反馈,如果你好,那你就什么也听不到。”

“我现在已经干了三十多年了,但我还干得特起劲儿呢。除了工作,我最愿意到大自然里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我和我太太很喜欢到遥远的国家去度假,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已经去过美洲和非洲不少国家,还想去南亚看看。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但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也会去一趟呢。另外,我每天都看看新闻、读读报纸和专业书刊什么的。”

“因为人总要吃饭,而且经济危机让很多人缩减开支、减少外出就餐,所以我这些能在家里丰富生活的货反倒更受欢迎了。对未来我还有新的打算:我们很想在周围的空地上自己种点粮食,也想成立一个糕点烘烤学校和一个烹饪学校。另外,给小孩子过生日会提供庆祝场所、带他们在这里自己烘烤和装饰蛋糕,也是一个很看好的市场。总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我感觉越走越有劲头儿。”

Fei Yang
Fei Yang

从北京到荷兰,把听到和看到的事,分享给大家。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