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立中国首家残疾人无障碍超市

中国残疾人就业之路何去何从?

中国残疾人现状系列:

(荷兰在线专稿)博士生于滨海小镇,身体残疾但酷爱读书运动,毕业于厦门大学,课业还算优秀,求职之路却异常坎坷。由于身体残疾,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无数白眼和奚落,深深刺痛了博士的心,“虽然你水平很不错,可要是我们招了你,别人还以为我们招不到人呢”、“你这样子怎么上台给学生上课”、“当领导必须样貌端正,你以后如何上台讲话”。万般无奈之下,博士愤怒地走上街头,通过摆摊的形式呼唤社会公平,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

除了上述个案,我们再来看下残疾人就业的普遍情况。截止2010年末中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4%,城乡比为1:3。当前,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主要包括: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及职业培训等。所谓的按比例就业,就是国家采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未达比例的需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集中就业政策主要指国家对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自主就业政策就是国家通过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租金优惠、税费减免等措施,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那么,这些政策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截止2013年底,全国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只有445.6万,占城镇残疾人口的20%左右,其中福利企业就业人数为53.9万,剩下绝大多数属于非正规就业,难以享受职业养老金、工伤及失业保险的保障。按比例就业政策效果也很差,残联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很多单位宁愿缴纳残保金,也不愿接纳残疾人。很多行业体检标准进一步纵容了这种歧视行为,如:政府事业单位体检标准、教师体检标准等。此外,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有5357个,其中残联兴办2022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335个,只有37.8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可见,残疾人就业现状比较差,难以保障生存。

笔者认为,个案和数据都反映了当前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缺陷。首先在理念方面,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政策主要是补缺型模式,带有明显的施舍特征,忽视权利保障和选择性,福利水平低,具体表现为:一,资源投入少,政策慷慨度不够,没有像美国那样的收入支持计划,难以保证残疾人职业等待期的生活,同时,新的《集中就业条例》的税收优惠也比较小,难以刺激福利企业的成长;二,缺少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政策碎片化问题严重,职业培训没有与就业形成衔接;三,补缺补漏的落后理念,决定了政策调整的滞后性,难以应对新形势。例如:残疾博士的案例,随着高学历残疾人的增多,就业制度无法根据新形势作出反应。

当前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结构性缺陷,没有清晰的层次,大多数政策都只关注残疾人的生存需要,并没有考虑残疾人的自我实现、社会参与和机会平等诉求,对高学历残疾人的保障存在政策空白。比如对高学历人才就业歧视的解决办法不多,职业培训内容过于低端等。

再就是现有就业政策给人的印象是,市场干预能力弱,纵容制度性歧视,难以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例如:有些企事业单位宁愿缴纳残保金,而不愿招残疾人,以及公务员、教师体检标准对残疾人的歧视长期未变。较弱的市场干预能力,本质上是政府长期以来的生产主义和官僚治国理念造成的,只看重效率,忽视公平,直接助长了社会歧视的风气。

最后,现有残疾人就业政策空有法律框架,缺少强制实施的细则以及组织监督机构,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钻空子,为了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侵害残疾人的就业权。

综合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未来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改革首先应该树立“融入、权利与潜能”理念,投入更多资源,建立收入支持计划,加强残疾人就业项目补贴。
还可以借鉴美国和瑞典经验,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政策体系,加强制度弹性和新问题应对能力,完善高学历残疾人保障政策,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此外,还应加强市场干预能力,删除歧视性体检条款,建立科学的职业能力认证系统,保障高学历残疾人的利益。如:英格兰等国早已修正了职业健康标准,并设立残疾教师专责小组(DTT),监督职业能力的评估。

最后要提出的是,中国需要制定详细的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细则,建立残疾人自组织,善用媒体力量,监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歧视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必须顺势做出调整,给予残疾人平等的机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反应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残疾人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也能够反哺社会。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相关文章:

中国残疾人政策的话语分析:官僚、厚黑与碎片化
漳州残疾女生被退档的思考:社会真的在进步吗?
身残博士摆地摊,社会歧视何时休?

 

沈阳建立中国首家残疾人无障碍超市

图片说明:沈阳建立中国首家残疾人无障碍超市 (reporters.nl图片)

 

 

Frank Zhang
Frank Zhang

获中国知名高校博士学位,从事弱势群体保护和公共政策研究。生于东南滨海小镇。少时用心于学,无奈命途多舛,生计无着。隐于闹市,以书为伴,贩物维生。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随波逐流。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