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

海峡对望:台湾人眼中的大陆、大陆人眼中的台湾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自从开放陆客到台湾旅游之后,台湾人面对生活周围突然冒出的大批大陆人,从一开始的好奇到近来的反感,似乎近距离接触并未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反而让台湾人看见了双方价值观与文化水平的差异,让台湾的主体意识在近几年更形强烈。另一厢,大陆旅客对台湾却连声赞好,韩寒一篇台湾旅行后记《太平洋的风》更是把台湾吹捧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古风淳朴的人间天堂。此外也不乏一边说台湾破败,一边又大赞台湾“有文化、人情味”的陆客旅行手记,看得大陆人心生崇仰之情,台湾人却一肚子不爽快。两岸对望是怎么走到这个局面来的?

解放苦难大陆同胞

很多大陆人可能不晓得,台湾二十年前的基础教育仍使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解救大陆苦难同胞”的标语,那时候每天早上不论晴雨,孩子们都要参加升旗典礼,高声唱着国歌与国旗歌。天天我们都要抬头望着那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在空中飘扬,遥想社会课本里贴着的一张张黑白照片,刻画在土改大跃进中饥馑儿童干瘦的手臂、绝望的眼神。

他们可能也不晓得,当1994年中国改革开放步入轨道,大批台商前进中国,邓丽君在她最后一次公开演出的陆军官校七十周年庆晚会上,还是无比激情地说:“…总是有一种感觉,希望有一天,能够解放我们大陆苦难的同胞。” 这句标语在台湾人心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大陆人在台湾人眼中永远是“苦难的”。

穷表弟富表哥

但说“解放”也太言重了,毕竟这世界上有谁那么伟大,整天想着要去解决他人的痛苦呢?但一点小小的好处总是给得起的。因此当”苦难”的大陆人来台湾,台湾人总觉得应该客气一点、好心一点;但有时又因此瞧不起对方,就好像富人瞧不起穷亲戚一般,觉得对方不安好心,贪图自己的钱财。即便到现在,许多台湾人还是觉得大陆女子嫁到台湾来是为了淘金,拿到身份就会翻脸不认人。后来台湾人发现“苦难”的大陆人其实不苦难,难堪之余又变得额外地“善良”,好像是为了让对方看见自己在道德与文化上如何地优越。因此韩寒要修眼镜,店家还塞免费的隐形眼镜给他,在出租车上丢了手机,出租车司机专程送回到旅馆。每年台湾人在出租车、公交车上丢了多少东西,有多少找得回来?不要说韩寒要怀疑这“是不是组织安排的”,台湾人自己都觉得这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

这些台湾人当初眼中的穷亲戚,今日摇身一变成了给钱的大爷。当他们终于来到向往的”自由中国”,或理当是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台湾,却发现相较于刚翻新的中国大都市,台湾显得“破旧”、“寒怆”。连韩寒都说:“我们的县长太太或许比他们最大的官员还要富有”(这比的是贪污的功力吧),另一篇广泛流传的网络文章《台湾:我们不穷,我们只是缺钱》,更以在淡水看到三兄弟分食一块饼的故事,显示台湾人有多”缺钱”,完全不了解台湾人喜欢逛夜市分食的习惯。

我们”保存了中华文化?

这些台湾游记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中国今日的发达与富有,与台湾“乍看”之下的贫穷与破旧。台湾的街景或许离美丽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但要说到破旧应该也还称不上;随着城市发展逐渐扩张、欠缺整体规划的市中心,在欧美各地的大城市也很常见,为什么他们特别觉得台湾“破旧”?或许是因为他们先前的期望过高,亲眼见到了难免失落,但台湾人听了当然觉得刺耳。

不久前有一篇叫《带孩子,去台湾》的文章如此描写他们的台湾经验:“我看过纽约香港的都市繁华,台北没有。我看过海洋在各地呈现的色彩,垦丁不是最蓝。我看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气势,太鲁阁不及分分,但是,我从未那么真切的感受过同样传承华夏文明的中国人。”这篇文章让台湾人最感冒的,除了贬低台湾人引以为豪的美景,最莫名其妙的还是那句“传承华夏文明的中国人”;就像韩寒也提到的:“庇护了中华的文化”。

人情味与礼貌

他们说的“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呢?从他们的描述来看,指的其实就是台湾人的“善良、人情味、热情与有礼貌”,姑且不论台湾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美好,谁说这些特质跟”中华文化”有关呢?这些论述寄托某些人对中国现状的不满,认为中国当下问题的根源是文化大革命后丧失了传统价值,台湾的“好”必然是因为它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然而这些特质难道不就是一些普世的价值吗?

或许还是香港人看得最客观,香港凤凰月刊资深编辑贾葭驳韩寒的文章《这不是你的台北》说:“台湾的中国味道,只是一种外面的味道,如果细细品尝,还会发现其本质并不是儒家文化或者中国文化的传承,她有着另外的思想以及道德资源,成为一个多元并存的文化体系,只是我们去了只看到所谓传统的一面而已。”

吹过海峡两岸的(太平洋)风

台湾人今日对大陆人的不满,除了没落富家子面对土豪远亲的酸楚感,更多的是根本的价值观与文明水平上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或许是歧路的历史,或许是社会富足、教育普及后逐渐会拉近的距离;但就现在这个阶段来说,差异不仅存在还不断地扩大中。台湾人终于真正看见以往想像中无辜的“苦难同胞”,却发现对方不仅穿金戴银,还财大气粗地嘲笑台湾人穷。这震撼可比台湾光复时,民众涌到码头欢迎来自祖国的国军,却看到一群衣不蔽体、穷到没鞋子穿的叫花子。对台湾人来说,“祖国”是一个幻想中的概念,然而真正令人失望的,一直是苦涩的现实。

那太平洋的风吹着,台湾这狭小的弹丸之地,比起偌大的“祖国”何其渺小,那里挡着住这股强劲的风?然而我们虽然共用着这同一股风,别忘了中间还有一道海峡,强风窜行过这狭隘的海域,切割出不同的气象,分隔出不同的生活景观。这风,真的是同一阵风吗?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相关文章:

【传媒生力军】香港人、台湾人还是中国人?
 

信仰能够统战台湾吗?
 

两岸经济一体化不会消解台湾的本土认同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